經常聽到大家在疑惑「益生菌可不可以長期吃會不會有副作用?」目前當聽到益生菌都會很直覺的和「緩瀉劑」以及「便秘」聯想在一起。在Dcard或是PPT上也有人發問因為聽說排便藥會上癮,當身體習慣吃藥排便後,會對瀉藥產生長期依賴性,沒有吃就便祕,而且用量愈來愈大,用以上的論點來推測:益生菌應該也會有依賴性吧?
但實際上,益生菌和排便藥完全不能混為一談,但為了解除大家的疑慮,以下先從「緩瀉藥會不會上癮」跟您說明!
為什麼會說「緩瀉劑」會「上癮」?
如果服用刺激性瀉劑後,其代謝物會產生刺激結腸的部分蠕動,產生排便反射,有很多長期使用者會漸漸的覺得沒效,而越吃越多。
目前文獻中並沒有看到Sennoside等刺激性緩瀉劑會有依賴的副作用,
但以下為長期服用刺激性緩瀉劑後會漸漸依賴的可能原因:
1. 吃排便劑後習慣每天「排宿便」
在緩瀉劑強力刺激下,大腸內的糞便都會被迫清乾淨,給患者排得「很乾淨」的感受,患者也會習慣這種感受。當到了下次患者「覺得」需要排便並服用緩瀉劑時,糞便還在大腸上半部時,還沒到達產生排便反射的結腸就被迫排出了。結腸也可能因為長期沒有產生反射而逐漸降低敏感度,產生因「過度刺激」而產生「排便劑依賴性」的惡性循環。
2. 生活習慣不良
患者可能會覺得緩瀉劑排便很方便,失去改善生活習慣的動機,如:增加運動頻率或是增加蔬果攝取等,而產生沒有吃排便劑就大不出來的情況。
3. 腸子蠕動的退化
在長期吃緩瀉劑之後,身體會隨著時間衰退,大腸的蠕動當然也是逐漸變得無力。
因此,可以看出來會對排便藥產生依賴,比較多是因為「心理上的依賴」,因此實際上緩瀉劑是不會有依賴的副作用的。
那益生菌可以長期吃會產生依賴嗎?會不會對身體產生不好的影響?這兩個問題就關係到「益生菌的定義是什麼?」
(更多細節請看:瀉藥吃久會上癮?3種依賴原因大公開!)
益生菌的定義是什麼?
根據聯合國糧食局 (FAO) 與世界衛生組織 (WHO) 對益生菌 (Probiotics) 的定義為: 「益生菌指補充『一定數量』且『有益』宿主健康的『活微生物』」
1. 必須是活菌
益生菌的第一個定義為必須是活菌,活菌才能在消化道定殖並且在產生功用。
2. 在特定菌數下對健康有益
須經過動物試驗或是人體試驗進行評估,在特定菌數下的有對人體有益的生理功效。
3. 菌株檢定
益生菌產品需要經過檢定「菌種」和「菌株」的層次,菌株的意思像是若是單只說明為Lactobacillus rhamnosus,即屬於「菌種」,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G (LGG)和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GR-1,即有說明到「菌株」的層次。
更能表達即使同種但不同菌株,也會因此有不同的功效,像LGG即有改善過敏功能,而GR-1功效則為私密處保養。
益生菌會長期吃會有副作用嗎?
答案是:不會!
依照上述的益生菌定義可以看到,益生菌的標準是在一般的使用下,且正確的劑量範圍必須對身體是有益的,並且是不會有「副作用」的。
但是,有些被認為益生菌可能的「副作用」:
- 依賴性
益生菌不會產生「依賴性」,因為益生菌幫助排便的方式為「促進腸胃蠕動」和「增加腸道敏感度」,使排便的感覺變得更明顯。但如果當進食不夠,糞便還沒完全產生時,益生菌也不會發揮效果,不會像緩瀉劑一樣,可能會有過度刺激的疑慮。 - 腸道會無法自己繁殖益生菌
如果腸道不會自己繁殖益生菌,那絕對不會是因為長期服用益生菌,而是現代人生活習慣不佳,睡眠不足、壓力過大、年齡漸增、服用抗生素等,以上都可能是腸道好菌減少的原因,再加上經常性大魚大肉、蔬菜水果攝取過少,使得益生菌沒有足夠的食物來繁殖。 - 剛開始吃會腸胃不適
一開始吃益生菌可能會產生暫時性的產氣或腹脹,屬於正常現象,不用擔心,大部分的腸胃道不是在幾週後就會緩解。 - 對副成分產生過敏
在益生菌產品裡面可能會有乳糖或麩質成分,因此對部分成分有過敏的人,在選擇益生菌之前建議要先看過商品標示後再選購。 - 加重感染風險
對大部分的人來說,益生菌是安全的。但對於部分免疫系統不佳或正在做抗生素治療的人來說,需要在詢問過醫師後,再考慮益生菌的使用。
因此,想要安全又有效的服用益生菌,建議在服用前都先確認過商品標示,依照建議用量使用喔!
看完文章後,可以參考藥師三個小結論
- 雖說目前還沒有文獻表示刺激性緩瀉劑會有依賴的副作用,但可能因為吃排便劑後習慣每天「排宿便」、生活習慣不良、腸子蠕動的退化等因素,而有類似的情況發生!
- 因為益生菌本身的定義以及性質,身為益生菌必須是活菌、有益於健康並且經過菌株檢定!
- 益生菌在正確的劑量範圍必須對身體是有益的,長期使用是不會有「副作用」的,但以上有幾種情況提醒大家可以注意!
你還可能會想知道的其他藥師文章
資料來源
1. Hill, C., Guarner, F., Reid, G., Gibson, G. R., Merenstein, D. J., Pot, B., … & Sanders, M. E. (2014).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: The 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Association for Probiotics and Prebiotics consensus statement on the scope and appropriate use of the term probiotic.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& hepatology.
2. Through仿單
感謝大家的閱讀! 這篇文章不知道有沒有幫助到大家呢?
如果有任何問題或是指教,歡迎留言或寄信給汶藥師,有空都會回信並幫您解答喔!
以上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,實際用藥或保健建議醫療人員會依照個人情況調整!
如有引述請麻煩標註出處,或如有轉載需求請來信詢問!謝謝